《易经》天干地支:古人计算历法的一套符号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历法的一套符号。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研究宇宙自然界和社会界相互关系的一套符号,并为《易经》的预测体系奠定了数理基础,在沟通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据战国末年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中说:“容成作历,大桡(ráo)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桡所创制,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历法的一套符号,其中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天干
天干的十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蕴含着万物从萌芽到成长,到兴旺,到衰退,到消失的全过程,这十个字的原本含义是:
“甲”就是“铠甲”,指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的意思。
“乙”就是“轧”,指万物伸长的意思。
“丙”就是“炳”,指万物茂盛的意思。
“丁”就是“壮”,指达到“壮丁”的时候的意思。
“戊”就是“茂”,指事物繁茂的意思。
“己”就是“起”,指万物奋然而起的意思。
“庚”就是“更”,指万物更新的意思。
“辛”就是“新”,指万物一新的意思。
“壬”就是“妊”,指万物被养育的意思。
“癸”就是“揆”,指万物萌芽的意思。
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太阳的循环往复,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甲、丙、戊、庚、壬为阳天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天干。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亦称“地支”。《尔雅·释天》中说:“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子”就是“孽”,指万物繁茂的意思。
“丑”就是“纽”,指用绳子捆住的意思。
“寅”就是“演”,指万物开始生长的意思。
“卯”就是“冒”,指万物冒土而出的意思。
“辰”就是“伸”,指万物伸长振作的意思。
“巳”就是“已”,指万物已成的意思。
“午”就是“仵”,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
“未”就是“味”,指万物已成有滋味。
“申”就是“身”,指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
“酉”就是“秀”,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
“戌”就是“灭”,指万物消灭归土。
“亥”就是“核”,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
地支与地球物理的变化有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历法上用天干地支组合编排年号或日期,即甲子、乙丑、丙寅……等等。
因为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共有六十个组合,所以六十年后(或六十天后)又要回头一次,称为“六十甲子”。我国古代就是以六十甲子的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易经》天干地支:古人计算历法的一套符号

天干,意思是为的骨干,主动。
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又有阴阳分,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地支,意思是为支撑,主静。
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亦有阴阳分,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