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强调的是生命演化思想,在卦爻的设置上采取一卦六爻的形式,这与西方新近兴起的现代遗传学中的遗传算法的精神与具体计算步骤内容相近。 同今天的计算机一样,《易经》所使用的程序化方法是建立在二进制数码基础上的,这也与遗传密码的表示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996年,首幅大型人类基因图谱的发表绘出了1.6万个基因染色体所在的位置,它说明人一生的确定性和它们的遗传性程序,是由14个碱基中任取三个构成的64个密码子基因控制的,如果用二进制表示“卦”的顺序,并以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分别表示尿嘧(mi)啶(ding)(U)、胞嘧啶(C)、鸟嘌(piào) 呤(ling)(G)、腺嘌呤(A)四个碱基的遗传密码表,发现竟像是同一个密码关系。 《易经》也是一个由64个符号组成的系统。每个符号也是由四个可能的“字母”中的三个组成,它依赖于阴阳极性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的生命和发展受控于一个包含64种可能的状态,每一种状态又有六种可能的变化,使之成为另一种状态的系统所确定的程序,以易经表示的遗传密码表,其中尿嘧啶、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分别以卦象符号U=C=G=A表示。 通过对比,有人提出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种规律呢?它们的特征(信息)方面通过遗传密码表的64种三联体密码显示,另一方面又通过64种可能的状态及发展显示。并且由《易经》推出的遗传密码表不仅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十分严整的顺序,还发现原密码表示的缺陷,对高等生物密码变异情况,也全都可以给出解释,《易经》与遗传密码这两个系统都蕴含有极深的原理,一方是阴阳二级,另一方是对称的DNA双螺旋链。两个系统64个符号的一致性,使人可以合理地假设,有一种既通过非物质的信息又通过物质的信息表现出来的密码体系,所有生命正是用这个体系的64个符号(密码子)表达出来。 在生命奥秘进一步得到揭示的今天,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与古代《易经》的相通之处说明,我们在科学上对世界的认识,其实与思维哲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易经》64卦与DNA64 个遗传密码子 在现代遗传学中,DNA(脱氧核糖核酸)核苷酸顺序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顺序之间的关系称为遗传密码。遗传密码是由碱基的三联体(相当于《易经》八卦的三爻)组成,可在DNA分子上按顺序读出,且互不重叠。 DNA是一切生命形式的普遍遗传物质。同《易经》的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一样,DNA也由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即腺嘌呤和鸟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DNA的结构呈双螺旋形式,这也同《易经》中的阴阳两个基本符号相似。 由DNA的三联体密码重叠,可形成与《易经》64卦相对应的符号系统。这并非出自偶然,而是自然物的发生和演化合乎一种规律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