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由来和历史发展情况如下:
- 族源:
- 古羌人说:一种主流观点认为藏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羌人是甘、青地带的土著种族,远古时代,甘、青地带的羌人分多支向不同地带进行迁徙,其中一支进入康藏地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藏族。从语言和风俗习惯的相似性考证来看,羌、藏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唐书》中记载 “吐蕃本西羌属”,《宋史》中也提到 “吐蕃本汉西羌之地”。
- 猕猴说:这是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的起源叙事。藏族史学书籍《红史》《西藏王统记》等记载,观音菩萨的化身神猴和度母化身的岩罗刹结合,生下了六个猴婴。六猴繁衍众多后代后,神猴又替他们从天上乞来青稞等谷类,猴子们逐渐退去体毛成为人类,并学会耕田造城,后来出现了藏王 —— 仰赤赞普,神猴和罗刹的后代即为藏族。
- 历史发展:
- 部落时期:
- 早期的藏族社会经历了家族、氏族、部落的阶段。在雅隆地区形成的悉补野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征服周边的小部落。早期悉补野部落的藏民处于母系氏族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身世往往从母系方面判定,早期的几位赞普都是随母姓。随着部落的发展,父系氏族制度逐渐取代母系氏族制度,部落之间战争不断,赞普逐渐划分地域,设立千户长、百户长等职位,赞普一职也变成世袭。
- 吐蕃王朝时期:
- 公元 7 世纪初期,松赞干布继位后,悉数征服了周边的部落,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吐蕃建政之后,藏族和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婚,建造布达拉宫,佛教也传入吐蕃本土。这一时期,藏族有了自己的文字 —— 藏文,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 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之后不断开拓疆土,疆域囊括了西藏、西康的全部和青海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但在 9 世纪后半期,吐蕃王朝因内部矛盾和外部势力的冲击而覆灭。
- 封建割据时期:吐蕃王朝覆灭后,雅鲁藏布江流域、年楚河流域、拉萨河流域等地区出现了众多藏族封建割据势力。
- 元明清时期:
- 元朝:13 世纪,元朝派兵进藏,请萨迦班智达前往朝廷,商议藏区归顺的事宜,并就此达成了共识。1265 年,元朝设置宣政院,在西藏建立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自此,西藏纳入元朝版图。
- 明朝:明朝基本延续了元朝对藏区的管理方式,在藏区设置了一些卫所和土司等机构,以维持对藏区的统治。
- 清朝:统治者于 1715 年设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加强了对藏区的管理。
- 近现代:
- 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设置蒙藏事务机构。1929 年民国政府在南京设立蒙藏委员会,建青海省;1939 年建西康省。
-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藏族地区先后获得解放。1951 年,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藏族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如今,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文学、医学、艺术、天文历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