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撒拉族的由来和历史发展如下:
  1. 族源
    • 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后裔说:撒拉族被认为是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撒鲁尔部落属西突厥乌古斯部,在历史上对撒拉族、土库曼族、奥斯曼人(今土耳其人)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传说撒罗(鲁)儿是乌古斯汗之孙、搭黑汗的长子,“撒鲁尔” 意思是 “挥动剑和锤矛者”。撒鲁尔有六个儿子,后来分衍成 6 大支、75 小支。其中太凯(teke)一支的阿干罕(akhal)一支,阿干罕乃是尕勒莽的父亲。
  2. 历史发展
    • 迁徙过程
      • 最初,撒拉族居住在唐朝时期的中国境内,后来迁徙至中亚地区。11-12 世纪由于克普恰克人的扩张而西迁,尕勒莽部落的一部分人迁到撒马尔罕一带。
      • 成吉思汗征服中亚以后,于 1225-1227 年征当地居民组成 “西域亲军” 到东方攻打西夏和南宋,其中来自撒马尔罕的尕勒莽人住屯于今循化。传说撒拉族的祖先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曾在撒马尔罕地方享有威望,但遭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们带领同族的 18 人,牵着一匹白色骆驼,携带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向东寻找新的家园。他们经过天山北路,途径肃州、甘州、宁夏等地,最终来到甘肃夏河县的甘家滩,然后穿越孟达山,攀上乌士斯山。后来到达青海省循化县街子地区,看到这里土地肥沃、清流纵横,便决定在此定居。走失的骆驼变成了一尊白石,大家认为这是神的旨意,于是在此繁衍生息。
    • 元明清时期
      • 元朝:撒拉族的首领被中央王朝封为 "世袭达鲁花赤"" 世袭百户 "和" 副千户 ",成为该民族的统治者。
      • 明朝:是河州茶马古道上的 19 个马背贸易商之一,每年以马匹交换茶叶。明初实行 "金牌信符" 制度,撒拉族领有一面金牌,每年交纳大约 360 匹马匹,嘉靖时期获得两面金牌,交纳数量加倍。
      • 清朝:一改过去的 “羁縻政策”,加强了对撒拉族人民的统治,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撒拉族人民曾多次发起反清起义,但都被清朝统治者所镇压。
    • 近现代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革,废除了封建特权,撒拉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生产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如今,撒拉族主要居住在中国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地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如撒拉曲、宴席曲等民间说唱文学,以及骆驼舞等舞蹈形式。宗教信仰方面,撒拉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