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太岁神的神秘面纱:拜、谢与化太岁全解析 道经里记载:“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 太岁神在道教文化里,是值年的重要神灵,在民间有着 “年中天子” 的称号,掌管着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也正因如此,我们常常能听到 “拜太岁”“化太岁” 这些说法。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要是流年冲撞了太岁神,就需要化解,不然怕太岁神降下灾祸。不过从科学角度来看,所谓的犯太岁,其实是因为人的运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像股市一样,有起有伏。古人将其纳入十二地支体系,总结出了运势高低起伏的年份,由此产生了“刑冲克害”“三合六合” 等术语。 从道教和民间传说的角度来讲,太岁神是道教正神,只会保佑世人,让民众生活平安幸福,不会因为你的大运流年赶上刑冲克害,就故意降祸给你,除非你故意诋毁亵渎神灵。而且,太岁神是否惩罚一个人,和个人德行也有关系。一个行善之人,就算流年遇到太岁刑冲克害,太岁神也会主动帮他趋吉避凶,让他顺顺利利;但要是恶业多的人,就算天天拜太岁,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我们首先要做到自身行得正、坐得端,心存善念,灾祸自然就会远离,这也正是太岁神每年监察人间的用意 —— 劝导人们向善。 拜太岁,表达了人们希望太岁神保佑自己在当年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但拜太岁的时机很有讲究。民间一般认为从大年初一开始拜太岁,不过有些地方觉得过了冬至就可以拜,还有的地方是从立春开始。纵观各地道观拜太岁的情况,最早的时间节点是冬至。在古代节气里,冬至是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一阳复始之时,阳气开始上升,旧年太岁的力量逐渐减弱,新年太岁的力量开始增强。同时,冬至也是一年气运的起始,适合进行祭祀祈福活动。如果再提前拜太岁就没必要了,打个比方,就像主管领导年底还没走,员工们就提前去欢迎新领导,旧领导心里肯定不舒坦。 这里还有一点要注意,我们拜太岁是迎接新的太岁神当值,相应地,也得有个谢太岁的仪式,以此感谢当值太岁一年来对我们的庇护,然后恭送他回天庭复命。谢太岁也叫送太岁,顺序一定是先谢太岁,再拜新太岁。谢太岁的时机同样重要,要是太早,就好像在赶人家走,就像上面说的,旧领导肯定不开心。很多人只知道拜太岁、化太岁,民间流行谢太岁的情况并不多,不过大多数道观会有道教科仪来进行谢太岁。 从重要性来讲,拜太岁有多重要,谢太岁就有多重要。这二者是因果承接的关系,就如同许愿和还愿,早晚课里的启请和安奉,斋醮里的启师与谢班,都是人和神灵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一种承诺。 民众和信众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化太岁了,通过道教的科仪来化解自身当年或来年可能遭遇的灾祸,其实化太岁也是拜太岁的一种形式。既然通过流年能预知自己即将犯太岁,那就可以着手准备拜太岁,请求太岁神在当值之年庇佑自己,不求大福大贵,只求平安无祸。如果各位信众想要化太岁,建议选择正规道观,通过正规的道教科仪来祭拜太岁神,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庇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