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介绍 人口数量,地区分布,传统节日,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历史名人 ...

 以下是关于回族的介绍:
  1. 人口数量:根据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回族人口有 11377914 人,在中国 56 个民族中仅次于汉、壮,位居第三位。
  2. 地区分布: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从全国范围看,西部地区最多,东部次之,中部最少,呈 “大分散,小聚居” 的居住特征。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
  3. 传统节日
    • 开斋节:是回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与宰牲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俗称 “主麻日”)开始封斋,斋月结束后的第一天即开斋节。这一天,回族群众会穿上盛装,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阿訇讲经布道。会礼结束后,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饼、馓子等食品来庆祝。
    • 宰牲节:也被称为 “古尔邦节”,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对安拉的忠诚而设立的。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回族群众会聚集在清真寺进行会礼,宰杀牛羊,并将肉分送给穷人或做慈善。
    •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通常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举行。回族群众会聚集在清真寺,聆听阿訇讲述穆罕默德的故事和教义,还会准备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庆祝。
    • 法图麦节: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法图麦而设立,也被称为 “姑娘节” 或 “女儿节”。回族妇女会亲手制作美食和点心,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社区也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
    • 阿舒拉节:“阿舒拉” 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 “第十天”,即伊斯兰教历的一月十日。这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遇难而设立的。回族群众会聚集在清真寺进行祈祷和悼念活动,也会准备丰盛的食物,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4. 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
    • 饮食文化:以牛羊肉为主食,同时喜欢吃面食、蔬菜和水果等。特色美食有炸油香、手抓羊肉、烤全羊等,还喜欢喝奶茶和酸奶子等奶制品。
    • 服饰习俗:男子通常戴白色圆帽或缠头布,女子戴盖头,不同年龄和身份的女性盖头的颜色和样式有所不同。这些服饰体现了回族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 建筑风格:以砖木结构为主,屋顶多为平顶式,并建有精美的装饰性拱门。清真寺是回族建筑的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 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过程中遵循伊斯兰教的相关规定和习俗,注重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 丧葬习俗:遵循伊斯兰教的传统礼仪,实行土葬、速葬的方式。
    • 民间艺术:“花儿” 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歌唱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5. 历史名人
    • 赛典赤・赡思丁: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曾在云南地区担任重要官职,对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 郑和: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他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和繁荣,其航海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海瑞:明朝清官,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而闻名,他为官清廉,为百姓伸张正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典范。
    • 白寿彝:著名的史学家,在中国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李德伦:被誉为 “中国交响乐之父” 的音乐指挥家,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