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介绍 人口数量,地区分布,传统节日,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历史名人 ...

 以下是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
  1. 人口数量: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中国境内维吾尔族的人口数量约为 1177 万。
  2. 地区分布
    •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
    • 此外,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3. 传统节日
    •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与肉孜节、圣纪节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清晨沐浴更衣后前往清真寺做礼拜,之后举行盛大的宴会,宰杀牲口(一般有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 肉孜节:也称为开斋节。斋月期间,人们日出时分进食,日落时分禁食以磨练信仰和意志。开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美食,团聚一堂庆祝斋月结束。
    •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的新年,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突厥汗国时期。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家庭聚餐、互赠礼物等,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 巴拉提节:通常在春末夏初举行,具体日期根据地区略有差异。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祭拜祖先、祭祀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体现了维吾尔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 都塔尔节:是维吾尔族的音乐节。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演奏都塔尔等传统乐器,歌唱舞蹈,不仅展示了维吾尔族的音乐才华,也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
  4. 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
    • 服饰文化:维吾尔族男子喜穿长袍 ——“袷袢”,右衽斜领,不用纽扣,用腰带扎腰;妇女多在宽袖的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男女都喜欢戴称为 “多帕” 的小花帽,穿皮靴。妇女的饰物有耳环、手镯、项链等。
    • 饮食文化:以牛羊肉、面食、奶制品为主食,特色美食有羊肉串、烤全羊、馕坑肉、切糕、羊奶酪、羊奶酒等。
    • 居住文化:传统的维吾尔族民居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房屋,墙壁较厚,以适应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房屋通常有庭院,庭院中会种植葡萄等植物。
    • 民间艺术
      • 音乐:民间乐器有 “达甫”(手鼓)、“都他尔”、“热瓦甫” 等,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 舞蹈: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等,舞蹈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 文学: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穆罕默德・喀什噶里的百科知识性辞书《突厥语大词典》、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等都是维吾尔族文学的经典之作。
    • 宗教信仰:维吾尔族群众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5. 历史名人
    • 马赫穆德・喀什噶里:他编写的《突厥语大词典》是一部百科知识性辞书,对研究突厥语族各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其著作《福乐智慧》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文学艺术价值的叙事长诗,对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阿曼尼莎罕:她是叶尔羌汗国时期的著名女诗人、音乐家,对维吾尔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木卡姆音乐的整理和传承方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