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介绍 人口数量,地区分布,传统节日,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十大历史名人 ...

 以下是保安族的相关介绍:
  1. 人口数量:据《中国统计年鉴 - 2021》统计,保安族总人口为 24434 人。
  2. 地区分布: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部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其中大河家乡的大墩、甘河滩、梅坡三个村(习惯上称之为 “保安三庄”)是其主要聚居地。其余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
  3. 传统节日
    • 开斋节:也叫 “肉孜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在斋月结束后,保安族人民会进行庆祝,人们会沐浴净身、前往清真寺做礼拜,然后走亲访友、互相祝福,家家都会炸馓子、油香等美食。
    • 古尔邦节:又称 “宰牲节”,在这个节日里,保安族人民会宰杀牲畜,将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送给亲友,一份捐赠给穷人。同时,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会礼、聚餐等。
    • 圣纪节: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而设立的节日。保安族人民会在这一天举行诵经、赞圣等宗教仪式,缅怀先知的功绩。
  4. 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
    • 服饰文化:保安族男子平时喜欢戴白色或黑色的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会穿长袍,系腰带,头戴礼帽。女子通常穿色彩鲜艳的上衣,外套坎肩,下着长裤,头戴盖头。保安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他们对伊斯兰教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饮食文化:保安族的饮食以面食和牛羊肉为主,特色美食有手抓羊肉、河州包子、油炸馓子等。他们严格遵循清真饮食的规定,不吃猪肉、驴肉等禁忌食物。
    • 建筑文化:保安族的传统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房屋坐北朝南,一般由堂屋、卧室、厨房、仓库等组成。院子的围墙较高,大门通常修建得较为气派。
    • 手工艺文化: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锻造、淬火、打磨、雕刻等,它不仅是实用的工具,也是精美的艺术品。
    • 文学艺术:保安族的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其中 “花儿” 是保安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形式,歌词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动听。此外,保安族还有宴席曲、舞蹈等艺术形式,舞蹈动作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5. 历史名人:由于保安族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少,较难明确列出十大历史名人。但在保安族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人物为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比如一些在民间传说中具有英勇事迹、智慧才能或为民族发展积极奔走的人物,但他们的具体信息可能没有被广泛记录和传播。不过,保安族人民共同的奋斗和努力推动了本民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