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菩萨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以下是对其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名号含义:药王菩萨,梵语为“भैषज्यराज”,音译鞞逝舍罗惹,意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的菩萨. 在佛教中的地位:是西方净土二十五大菩萨之一,有时会作为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也常与药上菩萨一同作为药师如来的两胁侍被供奉,另说还会作为释迦文佛、无嗔怒佛等佛的胁侍,以体现诸佛本同一体之德. 形象特征 常见形象:一般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放于胸前,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其身体常呈紫金色,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与佛无异,顶上肉髻有十四摩尼珠,眉间毫相白琉璃色,绕身七匝如白宝帐,身诸毛孔流出光明,两修臂如百宝色,手十指端雨诸七宝,两足下雨金刚宝,一一珠化成云台,云台中有化菩萨及诸天侍者. 三昧耶形与真言: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或莲花。其真言为“唵(om)鞞逝舍罗惹耶(bhaişajya-rājāya,药王)莎诃(svāhā)”或“曩莫三曼多部驮囊(namassamantabuddhānām)。讫叉拏多罗阎剑(kşaņatarayamkam)。莎诃。(svāhā)”. 本生因缘及事迹 兄弟施药:据《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记载,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本是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在过去世琉璃光照如来像法时期,星宿光长者因听闻日藏比丘广赞大乘菩萨本缘,心生欢喜,便以各种雪山良药供养诸比丘众,并发菩提心,作菩萨愿。电光明长者亦心生随喜,效学兄长。众僧服良药后,得以除去四大增损及烦恼嗔恚二种病,因此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未来世悉当成佛. 燃身供佛:《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提到,药王菩萨的前身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乐修苦行,证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因得此三昧而心生大欢喜,便进入三昧中,服食妙香,饮香油,燃自身供养佛一千二百年 。命终后复化生于净德王之家,受日月净明德如来之付嘱,于彼佛灭度后造八万四千塔,自身又于七万二千年间燃臂供养其塔. 菩萨特质与功德 慈悲施药:药王菩萨以慈悲为怀,发愿救护一切众生的病痛,只要众生有疾病,他都愿意为之解除痛苦。他不仅医治众生身体上的疾病,还关注众生内心的烦恼和痛苦,通过施与良药和佛法,使众生身心安康. 智慧解脱:菩萨具有甚深的智慧,能够洞察众生的根性和因缘,以巧妙的方法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他深知众生的病苦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所致,因此通过讲经说法,帮助众生消除烦恼障、业障等,获得内心的清净和解脱. 愿力宏大:药王菩萨发下大愿,愿众生闻其名者,能除灭三种病苦,即身中四百四病、邪见愚痴及恶道苦;愿众生礼拜、系念、观其身相者,能消除三障,如净琉璃,内外映彻;愿众生见佛清净色身者,于平等慧永不退失. 修行意义与法门 修行意义:对于修行者来说,药王菩萨的慈悲精神和愿力是修行的榜样和动力。通过学习药王菩萨的施药精神,修行者可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菩提心,以帮助众生为己任,积极践行佛法,为众生解除痛苦。同时,药王菩萨的智慧也启示修行者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佛法,以智慧之光来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修行道路. 修行法门:主要包括持诵药王菩萨的名号、咒语,以及观想菩萨的形象等。持诵名号和咒语可以获得菩萨的加持和护佑,消除自身的病苦和业障;观想菩萨形象则有助于修行者将自己的身心融入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之中,增强自身的修行境界和定力. 道场与信仰分布 道场:在一些佛教寺院中,会有专门供奉药王菩萨的殿堂或龛位。例如,中国的一些古老寺院,如五台山等佛教圣地,都有相关的供奉场所。 信仰分布:药王菩萨的信仰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佛教信仰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在中国,每年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许多信众会前往寺庙参加法会、祭祀等活动,以表达对药王菩萨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祈求菩萨保佑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