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上菩萨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以下是对其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名号含义:药上菩萨,梵语为“भैषज्योति”,音译鞞逝舍罗惹,意为施与良药之上者,与药王菩萨相对应,共同以医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在佛教中的地位:是西方净土二十五大菩萨之一,常与药王菩萨一起作为阿弥陀佛或药师如来的胁侍菩萨,另说还会作为释迦文佛、无嗔怒佛等佛的胁侍,以体现诸佛本同一体之德. 形象特征 常见形象:通常顶戴宝冠,身呈紫金色,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放于胸前,与药王菩萨的形象相似但略有不同,共同展现出慈悲庄严的气质。 三昧耶形与真言:其三昧耶形一般为阿迦陀药或莲花,真言暂未查到明确的权威记载 。 本生因缘及事迹 兄弟施药:据《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记载,药上菩萨与药王菩萨本是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在过去世琉璃光照如来像法时期,星宿光长者因听闻日藏比丘广赞大乘菩萨本缘,心生欢喜,便以各种雪山良药供养诸比丘众,并发菩提心,作菩萨愿。电光明长者亦心生随喜,效学兄长,众僧服良药后,得以除去四大增损及烦恼嗔恚二种病,因此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未来世悉当成佛. 协助度化:在《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中记载,过去无数劫,有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说法华经,当时的妙庄严王邪见炽盛,信外道之法,而他的两位王子,即净藏(药上菩萨)与净眼(药王菩萨),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有大神力和福德智慧。他们忧念父亲,在父亲面前示现种种大神变,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其心信解,好乐佛法,最终引导父亲走向正道,一同趣入无上菩提. 菩萨特质与功德 慈悲施药:药上菩萨与药王菩萨一样,以慈悲为怀,致力于救护众生的病痛。他们不仅关注众生身体上的疾病,还注重消除众生内心的烦恼和痛苦,通过施与良药和佛法,使众生获得身心的安康. 智慧解脱:药上菩萨具有甚深的智慧,能够洞察众生的根性和因缘,以巧妙的方法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他深知众生的病苦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所致,因此通过讲经说法,帮助众生消除烦恼障、业障等,获得内心的清净和解脱。 愿力宏大:药上菩萨发下大愿,愿众生闻其名者,能除灭三种病苦,即身中四百四病、邪见愚痴及恶道苦;愿众生礼拜、系念、观其身相者,能消除三障,如净琉璃,内外映彻;愿众生见佛清净色身者,于平等慧永不退失,其愿力与药王菩萨相同,共同体现了菩萨对众生的深切关怀和救度众生的决心. 修行意义与法门 修行意义:对于修行者来说,药上菩萨的慈悲精神和愿力是修行的榜样和动力。通过学习药上菩萨的施药精神,修行者可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菩提心,以帮助众生为己任,积极践行佛法,为众生解除痛苦。同时,药上菩萨的智慧也启示修行者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佛法,以智慧之光来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修行道路。 修行法门:主要包括持诵药上菩萨的名号、咒语,以及观想菩萨的形象等。持诵名号和咒语可以获得菩萨的加持和护佑,消除自身的病苦和业障;观想菩萨形象则有助于修行者将自己的身心融入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之中,增强自身的修行境界和定力 。 道场与信仰分布 道场:在一些佛教寺院中,会有专门供奉药上菩萨的殿堂或龛位,与药王菩萨一同接受信众的朝拜和供养。 信仰分布:药上菩萨的信仰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佛教信仰中都有广泛的传播。在中国,每年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许多信众会前往寺庙参加法会、祭祀等活动,同时也会礼拜药上菩萨,祈求两位菩萨保佑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