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古亭风水

[复制链接]

1002

主题

0

回帖

300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008
发表于 2024-3-24 22: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原文改写的:
离开了石屋坑,我转回到田里村路口,然后向岭脚村前行,眼前的景色有些阴森荒寒,让人想起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境,我仿佛感受到了远方的召唤,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而不是担忧,实际上,平鼻岭古道的路况在我来之前一直不太清楚,在户外网站上看到的帖子,大多数都是成群结队的,还有不少女性网友在那里摆拍各种妖娆的姿势,很少有人详细描述沿途的情况,这让我感到有些费解。
在田里村时,当地村民告诉我,古道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了,茅草长得非常高,有些地方需要弯腰才能通过,听到这些,我有些害怕,但既然来了,我就决定走到底,到了岭脚村,我顺便问村民古道路况,他们说前段时间有些差,但最近有人打理过,很好走,沿着小溪穿过村子,我开始寻找古道的入口,这种寻找也很有意思。
从汪村镇一路过来,古道就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古桥和古亭也伴随着古道,现代修筑的路已经部分地取代了以前的古道,下图大门外的一堵墙叫照壁,据说可以起到屏障的作用,风水学上讲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出了岭脚村,我遥望前方瀑布悬挂的样子,这里大概就是古道的起点,在我前面走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姐,好像是去他们家地里的,我已经气喘吁吁了,她肩上搭着一件外衣,就像闲庭信步一样,回眸岭脚村时,我不禁想起了这些。
我穿越了三个叫岭脚的村子,它们都相隔不远,除了休宁汪村的岭脚之外,还有一个是婺源浙源乡的岭脚,另一个是婺源鄣山脚下的岭脚,途中遇到了一位在山腰上劳作的村妇,我问她下山的垭口在哪个方向,她用左手指着左侧的山说:“那边”,这和我眼下走的方向不同,看来我需要在大山脊上绕一个大弯才能到达下山的垭口。
她说在这么老远的地方干活很辛苦啊,以前她在田里种辣椒要跳大粪上山,现在老公外出打工了,自己顾不过来才开始种些不怎么需要打理的东西。“岭脚村到这里大概是一华里多的山路。”听到她的话后,我无言以对,一路上遇到的那些所谓的累,被她轻描淡写的一句反诘怼得无言以对,走着走着,我发现天空上已是乌云密布,山雨欲来,但如岭脚村的村民所说,路况尚好,一路上坡度不大。
在山顶上经过了一片枫树和茶树混交林时,我想象着秋天穿越古道的景象:秋风瑟瑟,层林尽染、落叶飘零,继续往上爬升时,周围的群山渐渐与我一般高,坡也就爬得差不多了,这是惯例,爬到山脊上时有一段相对平缓的路,视野很开阔,还有大片茶园相伴,这条古道现在仍然常年有人走,因为大山两边彼此亲戚非常多,这条路是他们来往的捷径,雨开始下起来,雨水打湿了石板路面后变得湿滑起来,于是我开始放慢速度并更加小心地前进。
路过第一个亭子时按照徽州古道的规律一般五里设一个休息亭可以估计出大概的路程,亭子内部很简陋,旗子不知道是谁插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沿途好几处都有这种感觉像是户外驴友所为,过了第一个茶亭后有些路段变得荒芜起来可能是三不管地带,有那么两三处石板下面的土都被雨水掏空了仿佛随时都会塌陷下去走这些石板上时需小心尽量往里走避免陷进去的感觉草丛几乎将石板淹没总觉得底下潜伏着蛇之类的害怕总是在等待我但其实一般来说杂草丛生的地方蛇是不会喜欢的。
实际上最担心的不是蛇、野猪或劫匪而是熊这一带山区我多次听到过熊伤人的事石屋坑就发生过那个与熊搏斗的人小张在石屋坑时还指给我看大概七十多岁了说起来你不信他曾是个当过侦查兵的军人非常剽悍最后居然用头顶着熊脖子将熊顶死了熊肉犒劳全村一餐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画面,这段文字描述了作者在古道上遇到熊的情景和经历以及他对熊的看法和态度。
雨停了之后大地被滋润着山上的树木显得愈发青翠此时此刻看村子特别亲切有种要流泪的感觉看着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在线测试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