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介绍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极具影响力的菩萨之一,以下是对观音菩萨的详细介绍:

名号及含义
名号:观音菩萨,梵语为“Avalokiteśvara”,音译有“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等,意译有“观世音”“观自在”等多种称呼.
含义:从梵文原义来看,是“察看这个世界的(声音)的主”,表示以怜悯、慈悲之心俯视众生、朗照一切的救世主,体现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

身世来历
源自婆罗门教双马童神:传说大梵天创造世界后,其后代苏里耶与其妻萨拉尼尤曾化为马形生活并生下孪生兄弟阿湿波,即双马童。他们慈悲善良、助人为乐等特征与后来的观音信仰一致,公元前三世纪,佛教大乘教将其吸收为佛教中的菩萨“马头观世音”,后逐渐演变为男人身.
不眴太子:据《悲华经》记载,观音菩萨本名“不眴”,是无量劫前转轮王无诤念的长子,他接受大臣宝海的劝说,随宝藏如来学法.
莲花所化生:据《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莲花所化生.

形象演变
- 在古印度佛教中,观音菩萨多呈男性形象,赤裸上半身,手执莲花,半透明的装装自腰间下垂,头戴冠晃,手套钏锡.
- 隋唐以前的观音像在中国也被塑作男身,唐时开始出现女性化观音形象,至宋元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清以后,男性形象的观音像则甚为罕见.

主要职能
- 以慈悲救度众生为根本职责,众生在遭遇危害、苦难时,只要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即会“观”其音声,前往解救,故被称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 观音菩萨还掌管着慈悲与爱心,代表着无私的慈悲和智慧,愿意帮助那些在痛苦和困境中的众生,宽容地接纳他们的过失和错误.

道场及纪念日
道场:观音菩萨的道场在印度有一处,在中国有两处,分别是浙江省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是汉传佛教朝拜观音的圣地;西藏拉萨市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圣地.
纪念日:观音菩萨的生日有农历二月十九,象征着菩萨出生的日子;农历六月十九代表着菩萨成为菩萨的日子;农历九月十九代表菩萨出家修行的日子.

地位及影响
佛教地位: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菩萨,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并称为“西方三圣”;又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并称佛教四大菩萨,还与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并称为“娑婆三圣”.
在民间的影响:在中国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之说,其名号深入人心,男女老幼无所不知,拥有众多信徒,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菩萨之一。观音信仰还传播至日本等其他东亚地区,同样受到广泛尊崇.
 

此信息更新于: 2024-12-3 15:3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