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三圣是指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以下是对他们的详细介绍 : 释迦牟尼佛 基本信息: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他29岁时舍弃王室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创立佛教,并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恒河流域传播佛教,形成最初佛教的基本教义。 形象特征:相貌慈祥、端庄,顶有肉髻、波状髻或螺髻,眉间有白毫相,双肩宽厚,结禅定印,跏趺坐于莲花台之上。 主要职责: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其教义围绕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十二因缘等展开,旨在帮助众生认识世间的本质和痛苦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修行来实现内心的解脱和智慧的增长。 观世音菩萨 基本信息:作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是“西方三圣”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悲华经》记述,她是转轮王无诤念的长子,名为不眴,出家后在宝藏佛前发愿,若众生遭受苦难,念其名号,能解除疑难,宝藏佛遂授记其为“观世音” 。 形象特征:头戴宝冠,冠上有佛像,身上有璎珞项钏等装饰,一手持净瓶,一手拿柳枝,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之上。 主要职责:以慈悲为怀,拥有广大神通,能够观照世间一切生灵的痛苦,并随时给予救助。她还教导众生如何修身养性、积累善缘,其慈悲与智慧深受信众敬仰 。 地藏王菩萨 基本信息: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是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他在过去的生命中多次拯救母亲,并曾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以其“大孝”和“大愿”的卓越德行在佛教中广为传颂 。 形象特征: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呈出家僧人之相,左手持锡杖,右手持如意宝珠,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之上。 主要职责:担负着救度六道众生的重任,尤其是地狱众生。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承担着“代理佛陀”的职责,守护和度化地狱中的众生,让他们得以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