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文化中,求子仪式有着独特之处。道教求子法事通常会涉及超渡解业障、祈福、转运、合和求姻缘等环节,若想要儿子,在做合和时还可顺带做 “求子”。戊日道观一般不进行开坛诵经设醮等法事活动,但逢道教重要节日或大型法会且需要在戊日进行法事活动时,需 “破戊”。日常学习道教经典或从事道教善行之时,不必避讳戊日。做法事时焚香上香必不可少,道经中说 “三柱真香通信法,三界神明降福来”,以香传信求神赐福。 为求子接嗣,可选一黄道吉日,备好香蜡纸、香花、美酒、香茶、水果等供品,用黄纸墨汁书写好疏文,盖上 “道经师宝” 法印。设坛,坛上供奉 “文昌梓潼帝君、九天司命真君、先天豁落灵君” 神位,若在自己坛上给别人求子,自己坛上没有供俸以上神位的,也要将其设在坛上;在对方家中求子,则写以上神位即可。求子的夫妇二人需跪在坛前,叩三个头,可发愿心,施术者可帮助求子的人请求神灵求子,将疏文焚烧后,求子者再叩三个头,最后焚香蜡纸,谢师、送神。此法在佛道两家庙中办效果更好。 道教有些神灵专管送子,如碧霞元君,全称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奶奶或泰山老母。她是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因泰山被称为东岳,东方是太阳初升的地方,五行属木,四时应春,泰山是 “生” 的象征,又因 “泰” 有滋生万物的功能,所以被民间供奉为赐子的神仙,能保护婚姻,保佑生育、儿童平安等。在道教经籍中,称碧霞元君受天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遍察人间善恶,民间普遍视其为 “送子娘娘”。 道教求子法事涉及哪些环节道教求子法事通常包括多个环节。首先,要选一黄道吉日,用黄纸墨汁书写好疏文,盖上 “道经师宝” 法印,法印可盖在最后落名处。接着设坛,坛上供奉 “文昌梓潼帝君、九天司命真君、先天豁落灵君” 神位,神位用红纸墨汁书写。如果在自己坛上给别人求子,自己坛上没有供奉以上神位的,也要将以上神位设在自己的坛上;如果在对方家中求子,就写以上神位即可。坛设好后,摆好供品,焚香蜡纸,念请神咒,在念请神咒中一定要把所供奉的主神请上。要求求子的夫妇二人跪在坛前,叩三个头,可发愿心,请求诸神在阴中帮助,求子接嗣,并承诺如求到子后如何还愿,报达神恩。施术者可以帮助求子的人请求神灵求子,将疏文焚烧,求子者再叩三个头。最后再焚香蜡纸,谢师、送神。此外,道教家庭求子法事还包括道教圣母送子科仪等。在正统道教斋蘸法事中,应有一名高功大法师,由他来主持法事。说起道教求子法事,具体做法还包括备好香蜡纸、香花、美酒、香茶、水果等供品。 戊日对道教求子法事有何影响戊日在道教中有诸多禁忌,被称为 “戊不朝真”。在戊日,道教一般不烧香、不朝拜,不建斋设醮,也就是不做祈福和超度的道场。很多宫观也会将此日作为休息日。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 “六戊”“明戊”。“戊不朝真” 禁忌由来已久,东晋著名的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云笈七签》中也有关于朝真避戊的记载:“若其日遇值戊辰、戊戌、戊寅即不须朝真,道家忌此日辰。” 对于戊日到底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存在一定争论。不过对于普通的居士信众而言,则不必过多执着。《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可见,普通信众在此日诵经学习,持念天尊圣号,也是无碍的。 道教求子法事如何焚香上香道教求子法事中焚香上香有一定讲究。道教用降真香、詹唐香、白茅香、沉香、青木香、檀香、云香、紫绛香、茄蓝香、乳香、安息香等。选三柱(支)香,不要断香。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用左手上香,先上中间、再左、再右(就是在香炉内先插中间一支,再插神像左手方 <我们的右方> 一支)。,道教不可供檀香,日常供奉可以沉香、降真等为主。 道教求子法事供品有哪些道教求子法事的供品有很多讲究。求子准备的 10 个贡品应该首选芭蕉、龙眼、苹果、荔枝、石榴、柚子、葡萄、甘蔗、凤梨、橙子等水果。这些水果在古代就被视为具有辟邪、祈求安宁的神奇作用,如今人们依然认为它们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象征,所以用来上贡求子是最适合的。而且上供的水果必须是新鲜的,无污染、没有虫蛀,大小均匀,形状端正,果肉厚脆,这样才能彰显诚意。此外,在道教求子法事中,还可以准备香花、美酒、香茶等供品。香花请的是鲜花,四季的花都可以请,唯独不能请月季花。《大梵斗仪》忌花诗说:“百花皆可献神天,月季条中有禁言。此为不及时妖艳,御注琅函感应篇。” 请的花颜色要鲜艳,要新鲜,不能有虫咬的。 道教求子法事如何设坛道教求子法事中设坛需要做很多准备。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设坛通常在室内进行,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安静、干净、通风的场地。最好是一个专门用于道教法事的房间或大厅,以确保祭祀的专注和顺利进行。接下来,准备一个坛台。坛台是设坛的核心,它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坛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通常坛台由木材制成,上面摆放着各种供品和神像。坛台应该平稳牢固,以确保祭祀过程中的安全。然后,准备祭坛上的供品。供品是用来祭祀神灵的物品,它们代表着虔诚和敬意。供品的种类很多,包括水果、鲜花、糕点、香烛等。在选择供品时,应该根据神灵的习惯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供品应该新鲜、干净,摆放整齐,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此外,还需要准备祭器和祭具。祭器是祭祀仪式中使用的器具,如铜鼎、铜壶、铜碗等。祭具是用来辅助祭祀的工具,如香炉、铜镜、鼓槌等。这些器具和工具应该保持干净和整洁,以确保祭祀的正常进行。最后,还需要准备一些法器和经文。法器是道教法事中使用的特殊器具,如符箓、法剑、法杖等。经文是祭祀仪式中所需要诵读的经文,它们是与神灵对话和祈福的媒介。 哪些道教神灵专管送子道教有些神灵是专管送子的。碧霞元君的全称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奶奶或泰山老母。她是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因泰山被称为东岳,东方是太阳初升的地方,五行属木,四时应春,所以泰山是 “生” 的象征,又因 “泰” 有滋生万物的功能,所以民间就把居住在泰山的碧霞元君供奉为赐子的神仙,能保护婚姻,保佑生育、儿童平安等等。在道教的经籍中,称碧霞元君受天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遍察人间善恶。而传说最盛的则是碧霞元君能够保佑子嗣,宛如送子观音,被民间普遍视为 “送子娘娘”。九天卫房圣母元君,也被称为子孙娘娘,被尊称为 “子孙保生元君”“子孙圣母育德广嗣元君”“子孙圣母育德广胤卫房元君”“保生护产卫房圣母”“九天卫房圣母”“九天监生明素元君” 等。她居住在圣女逍遥宫,是道教中掌管生育和保护儿童平安的神祇。此外,民间信仰中还有张仙也是专司送子安胎庇护孩童的神明。五代时,有一位四川眉县人,名叫张远霄。他游青城时,在山上遇到一位老人,拿着一张竹弓,几只铁弹,并说弹弓能辟疫病,是个宝贝,要卖给张远霄,然而索价却高得离谱。遂老人又传给张度世之法。这时张远霄才注意老人眼里有重瞳。多年后,张远霄路过白鹤山,看到一座四目仙翁的石像,有人对他说:“这是你的师父啊!难道你不记得竹弓、铁弹了吗?” 授业之恩当难忘怀,张远霄猛然大悟,遂证仙道。北宋嘉佑年间,宋仁宗有一天睡午觉,忽然见一位粉面黑发的美男子,携带着弹弓走上前来对他说:“你身边有天狗环绕,因而一直没有子嗣。幸好你在位期间多行仁政,所以我今天来为你打走天狗。” 宋仁宗问他是谁,男子莞尔一笑:“吾乃桂宫张仙也。天狗在天上掩日月,在凡间咬孩童,但见吾天狗悉尽消藏。” 宋仁宗猛然惊醒,方知是张仙来保佑赐福,于是命人描绘张仙图像悬挂宫中。从此张仙送子的传说更是深入人心。汉族民间把张仙奉为祈子之神。 道教求子仪式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仪式规范。从选黄道吉日书写疏文、设坛供奉特定神位、夫妇跪地发愿,到讲究的焚香上香、精心准备供品,以及对设坛场地和器具的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道教对生命诞生的敬畏和对求子者的祝福。同时,专管送子的道教神灵如碧霞元君、九天卫房圣母元君和张仙等,也为求子者提供了精神寄托和信仰支持。这些独特之处不仅反映了道教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承载了人们对新生命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