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经》占筮方法中,最古老的就是揲著布卦法,“著”是指蓍草,占卜时用其茎揲著,就是数著草的数目,把它分成几份,进行演算以来占卦,进而得出卦象。 在《易经》占筮方法中,最古老的就是揲蓍布卦法,“蓍”是指蓍草,占卜时用其茎揲蓍,就是数蓍草的数目,把它分成几份,进行演算以来占卦,进而得出卦象。《系辞》中说:“极数知来之谓占。”讲的就是通过揲蓍的方法,尽天地大衍之数的演算,以推知事物。 三变后阳爻、阴爻的确定。 这样经过三变,才得出一个爻画。一个“大成之卦”六个爻,就得经过十八变这种三变之后,将两手揲余的著草数被四除,得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的方法,为汉、唐及部分宋人所用,称之为“过揲法”。 《系辞》中说:“极数知来之谓占。”就是指通过揲蓍的方法,尽天地大衍之数的演算来起卦,以推知事物。并进而论述了揲著的演卦过程和含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指两仪);挂一以象三(指三才);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执(手指之间)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执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它说的方法是取蓍草五十根(或五十五根),也可用火柴棍、竹棍等代替。抽出一根(用五十五根时抽出六根)不用,占筮时只用余下的四十九根。 把四十九根蓍草,在手中任意分成两份,左手一份象天,右手一份象地,表示“以象两仪”。尔后从右手蓍草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间,象征人,这就是“挂一象三”。再以四根蓍草为一组,先用右手分数左手的蓍草,然后再以左手分数右手的蓍草。这样一组组分数完两只手中的蓍草,即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揲为数的意思,是以四根蓍草为-一组分数左右两手蓍草,象征四时春夏秋冬。 这样分数完后,每只手中的蓍草或余一根,或余二三根,或余四根。“奇”就是以四根蓍草一组分数完后的余数。“执”宋人解做“勒”,就是将左手蓍草的余数,置于左手无名指与中指间,将右手蓍草的余数,置于左手中指与食指间。以这余数象征积余日而成闰月,前后两次闰月相去大约三十二个月,在五岁之中,故称“五岁再闰”。 这时两手蓍草的剩余数左手若余一根,则右手必余三根,左手若余二根,右手必余二根;左手若余三根,右手必余一根;左手若余四根,右手必余四根。这样,置于左手指缝间的剩余蓍草数(连同置于小指缝中象征人的那根)不是五根,就是九根。也就是说,这样分数完后,去掉余数,左右手中的蓍草数还余四十四根,或四十根。到这里,算是完成了以蓍草演算的第一道程序,古人称之为“一变”。 然后再将两手的蓍草合在一起(四十根或四十四根)再分成两份,与第一次分时一样,将右手的蓍草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缝间,再用右手四四一组分左手的蓍草,随后用左手去分右手的蓍草,其他亦同第一变。待第二变完成后,两手中的蓍草若左手余一根,则右手必定余两根,左手余两根,右手必定余一根;左手若余三根,右手必余四根;左手若余四根,右手必余三根。第二变后置于左手指缝的蓍草余数之和(连同二变开始时取出的那一根蓍草)不是四根就是八根。这样左右两手的蓍草总数在去掉此余数四或八后,还将有四十根,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演算的第二道手续至此结束,此谓“二变”。 然后将两手的蓍草(四十根,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再合在一起,尔后分成两份,仍取右手一根放在左手小指缝间,用右手四四一组先数左手的蓍草,再用左手去数右手的蓍草,两只手中的蓍草以四根为一组,一组组分数完后,其余数的处置亦完全同于一、二变。这时,左手若余一根,右手必余两根;左手若余两根,右手必余一根,左手若余三根,右手必余四根;左手若余四根,右手必余三根,其余数之和(连同开始从右手取出夹在左手小指的那根)不是四根便是八根。第三变至此结束。 三变后,两手的蓍草总数在去掉此余数四或八之后,将会出现下面四种情况中的一种:①还余三十六根;②或三十二根;③或二十八根;④或二十四根。再以四除之(取四象之意),一爻遂定: 36÷4=9(此老阳之数,以0表示) 32÷4=8(此少阴之数,以一-表示) 28÷4=7(此少阳之数,以一-表示) 24÷4=6(此老阴之数,以x表示) 老阳须变少阴,老阴须变少阳。这就是“老变少不变”。《易经》以变为占,故以老阳数九作为卦中阳爻的标志,以老阴数六作为卦中阴爻的标志。这样经过三变,才得出一个爻画。一个“大成之卦”六个爻,就得经过十八变。这种三变之后,将两手揲余的蓍草数被四除,然后得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的方法,为汉、唐及部分宋人所用,称之为“过揲法”。 古代的著草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蓍草是生长在我国西北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生一茎,百年之后百茎丛生,才可用为算策。 朱熹却对此不以为然,又另创了“挂执法”。就是用执于左手指间的蓍草余数,定阴阳老少之数。如第一变后执之于左手指间的蓍草总数不是五根就是九根。第二变与第三变后,其挂执数不是四根就是八根。这样,在三变中挂执数会出现四种情况。 5--奇数(五中只含一个四) 4---奇数(四中只含一个四) 8-偶数(八中含两个四) 9一偶数(九中含两个四) 这是以蓍草余数中含有几个四(象征四时)来定奇偶,再以此奇偶之数定阴阳老少。譬如若三变之后,左手指缝中的蓍草余数(挂力数)皆为奇数,则定此爻为老阳;若三变后挂执数皆为偶数,则定此爻为老阴;若三变后一奇二偶,则定此爻为少阳,若三变后一偶二奇,则定此爻为少阴。然后以此法经十八变而定六爻。 其实,挂执法和过揲法求得的结果是相同的。用过揲法求得的是老阳之数,用挂执法求得的也同样是老阳之数。 比如用过揲法求得策数为三十六策,然后被四除得九,九为老阳之数。用挂执法则第一变得蓍草余数为五,五中只含有一个四,是为奇数。第二变得蓍草余数为四,自是奇数。第三变也只能得四,为奇数。三变皆奇数,是为老阳之数。然而三奇数之和为十三策(第一变蓍草余数为五,第二,三变各为四,故其和为十三),四十九策去十三策,正得三十六策。 其余老阴、少阴、少阳之数的求法,均同此理。 揲蓍布卦一-天地大衍之数的演算变化过程 另一种确定阴阳爻的方法 揲著布卦中除了“过揲法”外,还有一种确定阴阳爻的方法为“挂执法",为朱熹首创,就是用执于左手指间的著草余数,定阴阳老少之数。如第一变后执之于左手指间的著草总数不是五根就是九根。第二变与第三变后,不是四根就是八根。这样,在三变中挂执数会出现四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