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是指六爻卦中内卦的二爻与外卦的五爻,因为在中间,称为“中”又称得中、所谓“正”是指爻的奇数属于“阳”,偶数属于“阴”。因而,在奇数的阳位,应当是阳爻;在偶数的阴位,应当是阴爻;这时称作“正”或“得正”或“当位”。而阴爻处二位,阳爻处五位,则是既中又正,称之为中正。中正在《易经》中尤具美善的象征。 中,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凡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凡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 正,象征事物的发展遵循正道,符合规律。中与正相比较,中又优于正。这是因为二爻和五爻处于卦体的佳位,尤其是五爻处于卦体的最佳位置(尊位),所以中比正更为可贵。 旧时占卦得到二、五两爻者,被称为得中,内容吉祥的断语特别多。所以《周易折中》中说:“正不如中为善,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也。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就是说,刚柔当位者不见得都好,若“得中”,尽管不当位也是好的。 如观卦,九五居上卦之中,六二居下卦之中,象征君臣各居其位,恪守中正之道。故《彖》曰:“中正以观天下”。 如临卦,九二爻居下卦之中,为“刚中”,为君临天下之象。故《彖》曰:“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同人卦,六二爻居下卦之中,为“柔中”,乃臣得正中之道。故《彖》曰:“柔得位得中”。 反之若阳爻占据阴位,阴爻占据阳位,则为“失正”或“不当位”。失正之爻,象征背逆正道,违反规律。但并非绝对,在一定条件下得正之爻可能向失正转化,失正之爻也可能向得正转化。 中正当位 所谓“中",是指六爻卦中内卦的二爻与外卦的五爻,因为在中间,称为“中”又称得中,所谓“正”是指爻的奇数属于“阳”,偶数属于“阴"。在奇数的阳位,应当是阳爻;在偶数的阴位,应当是阴爻;这时称作“正”或“得正”或“当位”。反之则为“失正”或“不当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