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六十四卦不是《易》卦最后的结局,而是继续演进的起点。 《易经》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数学上是加一倍法;但从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却是自乘法。朱熹《易学启蒙》:“八卦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四画者十六。于经无见,邵子所谓‘八分为十六’者是也。又为两仪之上各加八卦,又为八卦之上各加两仪也。四画之上,各生一奇偶,而为五画者三十二。邵子所谓‘十六分为三十二’者是也。又为四象之上各加八卦,又为八卦之上各加四象也。五画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六画者六十四,则兼三才而两之,而八卦之乘八卦亦周。于是六十四卦之名立而易道大成矣。”但六十四卦不是《易》卦最后的结局,而是继续演进的起点。 由六爻构成的六十四卦,以上下各三爻为一组,上方的三爻,称作“上卦”或“外卦”;下方的三爻,称作“下卦”或“内卦”。 在六十四卦的后面,附有解说全卦的“卦辞”,也称作“彖辞”。“彖”是一种有利牙的兽名,是断的意思;亦即“卦辞”是每一卦的占断。“卦辞”是周文王撰写的,《史记》“自序”中说:“西伯(周文王没有称王时的爵位)囚美里,演周易。”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期间,推演六十四卦,发愤著作“卦辞”。所以,《系辞》中说卦辞的含义隐微,充满了危机感。“卦辞”的后面是“爻辞”,解说六爻每一爻的含义。据说“爻辞”也是周文王写的,但是,其中引述了许多文王以后发生的事件,所以以文王的儿子周公著作“爻辞”的说法更为合理。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一种是通行的《周易》,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于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一种是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 而“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六十四卦卦例 六十四卦每卦均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序号、爻辞和作为传的彖辞,大象辞和小象辞。如下面的“未济卦”。 特别提示 由六爻构成的卦,以上下各三爻为一组,上方的三爻,称作“上卦”或“外卦”,下方的三爻,称作“下卦”或“内卦”。六十四卦不是《易经》卦最后的结局,而是继续演进的起点。 未济卦的卦辞,卦辞是对全卦总的断语。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象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标明“象曰"的就是象辞,象辞是解释卦辞的传,不属《易经》的原文。但一般都把它附在卦辞之后,便于参考.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予以慎辨物居方。 标明“象曰”的都属象辞。象辞也是传文,分为两种,附在卦辞下,象辞后的是大象辞,说明全卦的卦象和它的道德修养意义。附在爻辞下的是小象辞,说明各爻的爻象或爻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