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怒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以下是关于怒族的由来和历史发展的介绍:
  1. 族源
    • 氐羌族群后裔说:怒族是源于远古时期氐羌族群的怒江(怒水)流域的土著居民。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氐羌族群逐渐分化,其中一部分人迁徙到怒江流域,成为了怒族的先民。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从怒族的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都能找到与氐羌族群的联系。例如,怒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和习俗与羌族有相似之处,像对火的崇拜等。
  2. 历史发展
    • 古代时期
      • 唐宋之前:怒族地区从 8 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在这之前,怒族已经在怒江流域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部落和文化。当时他们主要以采集、狩猎和原始农业为生。
      • 元明时期:元、明以后怒族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这一时期,怒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增多,受到了纳西族等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怒族的社会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出现了一些部落首领和阶级分化。
      • 明清时期:17 世纪开始,怒江怒族除受丽江木氏土知府所属的维西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统治外,还受察瓦龙藏族土千总和喇嘛寺及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司的管辖。此外,迁入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头人也开始强占怒族土地,甚至掠夺人口作奴隶。怒族人民不仅要向纳西、藏、白各族土司和喇嘛寺缴纳贡物,还要受傈僳族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不过,在这一时期,怒族的农业和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纺织、竹器制作等手工业技艺不断提高。
    • 近现代时期
      • 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于 1912 年在怒江地区先后成立菖蒲桶(贡山)、上帕(福贡)、知子罗(碧江)等三个 “殖边公署”,后改为行政委员公署。1928 年至 1933 年,又将三个公署改为设治局,加强了对怒江地区的统治。这一时期,怒族人民的生活依然困苦,受到各种苛捐杂税的压迫。
      • 抗日战争时期:1942 年到 1944 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泸水县,许多怒族群众参加了 “福碧泸练游击自卫队”,开赴前线,浴血奋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贡献。
    • 新中国成立后:怒江全境于 1950 年春和平解放,怒族人民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怒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自治县等,怒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怒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20 年 11 月,怒族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