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1. 族源
    • 撒尔塔人为主说:东乡族主要源于中亚的撒尔塔人。撒尔塔是中世纪中亚地区的一个统称,包括突厥人、波斯人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13 世纪,蒙古军队西征,将大量中亚的撒尔塔人编入 “探马赤军”,这些人被签发东迁,来到中国西北河州(今临夏)一带屯戍。他们在当地与其他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东乡族。东乡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这与他们的中亚民族和蒙古人融合的历史背景有关。东乡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也保留了中亚和蒙古文化的痕迹,例如东乡族的服饰在样式和图案上有中亚风格的体现。
    • 融合其他民族成分说:东乡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融合了当地的其他民族成分。在东乡地区,历史上有汉族、藏族等民族居住。东乡族在与这些民族长期的交往中,通过经济交流、通婚等方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和部分人口。如东乡族的部分姓氏与汉族姓氏相同,并且在建筑风格上受到藏族碉房的一些影响。
  2. 历史发展
    • 元朝时期
      • 屯田戍边:东乡族的先民撒尔塔人在元朝时期被编入 “探马赤军” 后,主要任务是在河州一带屯田戍边。他们将中亚的一些先进农业技术带到当地,如灌溉技术等,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在军事方面,这些屯田军对于维护元朝在西北地区的统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与当地其他民族一起,构成了当地多元文化的基础。
      • 宗教传播:随着撒尔塔人的到来,伊斯兰教在当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他们在当地修建清真寺,开展宗教活动,使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东乡族的主要信仰。在文化方面,阿拉伯语、波斯语的一些词汇也融入到东乡语中,丰富了东乡族的语言文化。
    • 明清时期
      • 明朝:明朝时期,东乡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东乡族的一些部落首领被任命为土司,管理当地事务。在经济上,东乡族继续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畜牧业。他们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主要输出羊毛、皮革等畜产品,输入粮食、茶叶等生活用品。在文化方面,东乡族的民间文学、音乐等开始发展,一些民间故事、歌谣等反映了东乡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 清朝:清朝初期,东乡族地区延续了土司制度,但随着清朝统治的加强,开始实行 “改土归流” 政策。这一过程中,东乡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经济上,农业技术进一步改进,如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但同时,东乡族人民也面临着土地兼并等问题。在文化领域,东乡族与汉族等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一些东乡族子弟开始学习汉文化。
    • 近现代时期
      • 近代:在近代,东乡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遭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东乡族人民积极响应义和团运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国内,东乡族人民也参与了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同时,东乡族地区的经济受到战争和封建剥削的双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
      • 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东乡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东乡族聚居区建立了东乡族自治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东乡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东乡族的传统文化如花儿(一种民间歌谣)、东乡族刺绣等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东乡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