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介绍 人口数量,地区分布,传统节日,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历史名人 ...

 以下是关于锡伯族的介绍:
  1. 人口数量:根据 2021 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境内锡伯族人口约为 191911 人。
  2. 地区分布: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分布在辽宁的锡伯族主要散居在辽河、浑河以及太子河流域;散居在吉林、黑龙江的锡伯族则居住在松花江与嫩江流域。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锡伯族命名的自治县。
  3. 传统节日
    • 西迁节:又称 “四一八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这是为了纪念锡伯族在 1764 年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的历史事件。节日期间,锡伯族人会聚集一起举行纪念活动,包括聚餐、文体活动等,人们还会穿上节日盛装,跳起民族舞蹈。
    • 抹黑节:农历正月十六日,人们用准备好的黑布互相往脸上抹黑,有请求五谷神免掉庄稼的灾疫、祈求丰收的寓意。
    • 春节:与汉族的春节类似,锡伯族在春节期间也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挂灯笼、拜年等。在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
    • 清明节:锡伯族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祀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4. 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
    • 服饰文化:锡伯族人的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男子喜穿长袍,女子喜戴耳环、手镯和戒指等首饰。锡伯族儿童服装做工精细,夹袍和坎肩多选用绸料,绣有各种花鸟、蝴蝶的图案;儿童穿着的虎头鞋、虎头帽款式多样,制作特别讲究,都是非常精致的工艺品1
    • 饮食文化:主食有发面饼,锡伯族称其为 “发拉哈额分”,上桌时需掰成 4 份,天面朝上,地面朝下,忌地面朝上。全羊席是锡伯人独特的菜肴,锡伯语称为 “莫尔雪克”,只有特别尊贵的客人到来时才会制作。此外,猪血拌肉、哈吐浑索吉(咸菜)、炒野兔肉、面酱米顺等都是独特的风味食品。
    • 传统技艺:锡伯族一直保留着能骑善射的传统,对箭和箭靶都有讲究,古式响箭射出去会发出响声,饶有风趣。此外,锡伯族的刺绣也非常有名,其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宗教信仰:锡伯族流行多神崇拜,信仰对象丰富且复杂,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是锡伯族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
    • 语言文字: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 — 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与满语参合的语言。历史上锡伯族曾有民族文字,但已失传。1947 年,锡伯族人在满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新的锡伯文字。目前,新疆的锡伯族使用锡伯语和锡伯文为主,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则通用汉语言文字。
  5. 历史名人
    • 图伯特: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锡伯族的民族英雄。他带领锡伯族人民在新疆伊犁地区兴修水利,开挖了察布查尔大渠,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条大渠至今仍在灌溉着大片农田,被锡伯族人民尊称为 “生命之渠”。
    • 佟丽娅:是一位知名的锡伯族女演员,出生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她在影视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锡伯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