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介绍 人口数量,地区分布,传统节日,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历史名人 ...

 人口数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 年中国境内阿昌族总人口为 43775 人。境外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据 2001 年统计缅甸境内的阿昌族人口约 40000 人以上
地区分布

  • 中国境内的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部地区,大约东起大理白族自治州,北抵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缅甸接壤。主要聚集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与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盈江县和潞西市,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 缅甸掸邦称为蒙撒族(maingtha,又译迈达),在克钦邦称为峨昌族(ngochang)。

传统节日

  • 阿露窝罗节: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来源于祭祀天公 “遮帕麻” 和地母 “遮咪麻” 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以前每年在农历九月初十举行,1993 年 5 月 20 日德宏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正式将其定在每年 3 月 20 日左右,节日时间两天。
  • 泼水节:受傣族文化影响,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时间一般在公历 4 月中旬左右,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 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人们点燃火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有歌舞、祭祀等活动。

民族习俗和特色文化

  • 服饰:男子一般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斜背筒帕。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腊撒、梁河两地妇女上衣均为长袖圆摆对襟衣,下着筒裙,也配戴银项圈、银手镯等饰物。
  • 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菜等食物,户腊撒的 “过手米线”、梁河的黄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阿昌族喜欢饮酒,多数人家自酿米酒。已婚妇女大多喜欢嚼槟榔,闲暇时,大家互传槟榔,以牙齿染成黑色为美。
  • 居住: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典型的住房是正房加两纵厢房、一堵照壁的 “四合院”,一般为土木结构瓦房或砖木结构瓦房,有的还建砖混结构的平顶房。
  • 手工艺:阿昌族的铁器极负盛名,以 “户撒刀” 著称于世。此外,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图案美观,制作精细,特别是雕刻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文学艺术:文学有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叙事诗《曹扎》《铁匠战龙王》等;艺术有歌舞 “登窝罗”、歌唱形式 “对歌” 等。舞蹈以象脚鼓舞、耍狮子、玩春灯等最具民族特色。
  • 宗教信仰:阿昌族有着较为多元的文化与宗教信仰,信仰上座部佛教、万物有灵等,并保持有先祖崇拜。

历史名人

  • 曹明强:是阿昌族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以及地区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积极参与阿昌族文化的研究、整理和推广工作,为阿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付出了努力。

,阿昌族还有许多优秀的人物在不同领域为民族的发展默默奉献,他们共同推动了阿昌族的进步和繁荣。对阿昌族历史名人的认识和了解也在不断深入和丰富的过程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