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兵法动如雷霆是哪个门(奇门遁甲兵法应用)

一、奇门遁甲在传统预测学中的地位及构成


  • “三式” 中的奇门遁甲
    • “太乙”“奇门”“六壬” 合称 “三式”,是我国传统预测学中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历史上多为少数人掌握。“太乙” 主要占测君国大事和自然灾异,“奇门” 侧重于行军、制敌,“六壬” 用于占测日用百事。它们被称为 “式” 是因为都用特制式盘推演,古籍史料有记载且有出土文物证明,如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出土的 “太乙九宫占盘”。
    • “三式” 都离不开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八卦、象数,源自易学,大约创制于春秋战国时代。奇门遁甲全称 “奇门遁甲”,在不同时期名称不同,周秦时期叫 “阴符”,汉魏时期名 “六甲”,隋唐宋称 “遁甲”,明清以来叫 “奇门遁甲”。
  • 奇门遁甲的分类及著作
    • 奇门遁甲按时间分年家奇门、月家奇门、日家奇门、时家奇门;按推演方法分活盘奇门遁甲(排宫法)、飞盘奇门遁甲(飞宫法);按用途分数理奇门和法术奇门。数理奇门主要用于预测,代表著作是《烟波钓叟歌》,法术奇门将奇门与道家法术结合,有神秘虚妄成分,代表著作是《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简称《六阴洞微真经》)。文章主要讲时家奇门、活盘奇门遁甲(排宫法)数理奇门。

二、奇门遁甲的起源


  • 源于军事排兵布阵的观点及证据
    • 古籍记载:先秦《孙子》卷四形篇有相关内容,唐代李筌注解时引用奇门遁甲相关内容,并批评曹操不懂奇门遁甲。李筌辑录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记载黄帝征蚩尤的故事,其中提到奇门遁甲的起源。宋初赵普辑录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也有类似记载,赵普在《烟波钓叟歌》中也概括了奇门遁甲始于黄帝战蚩尤,由天神授符诀,风后整理成文。
    • 时代背景推测:结合易学相关符号语言成熟的时代,考虑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争频繁的背景,推测奇门遁甲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适应战争排兵布阵、克敌制胜的需要而产生的,所谓黄帝战蚩尤的传说不过是神秘其术。
  • 奇门遁甲格局与排兵布阵的关系
    • 三国时诸葛亮演练的八阵图、八卦阵实际上是洛书的九宫格三阶幻方。这个幻方格局配置兵力、演练阵法有妙处,如每个方向兵力布置相等,行军路线符合宇宙螺旋气场,形成稳定隐蔽地带,且幻方格局似迷魂阵,便于我方进攻、突围或退却。
    • 现代数学工作者能在九宫八卦三阶幻方基础上排列出更复杂的幻方,古代军事家可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完善发展奇门遁甲,使其从演练阵法发展为预测决策战争的工具,后来不限于军事,也用于民间预测其他事物。

三、诸葛亮与奇门遁甲


  • 关于诸葛亮是否懂奇门遁甲的争议
    • 部分学者认为标明 “诸葛武侯原著” 的三部奇门遁甲书籍是后人伪造,甚至提出诸葛亮不懂奇门遁甲,理由是他在《隆中对》中建议刘备把根据地建在按地理方位属于坤宫死门的西蜀。
  • 诸葛亮懂奇门遁甲的证据及分析
    • 懂得相关术数:《诸葛亮集》中《上先帝书》证明他懂太乙术,一般懂太乙术的人也懂奇门遁甲,且流传下来的八阵图说明他懂奇门遁甲。
    • 根据地选择的合理性:为刘备选择西蜀根据地不能说明他不懂奇门遁甲,因为奇门遁甲是预测工具要结合实际。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最弱,只能选择薄弱环节立足。按照奇门遁甲中五宫寄坤二宫的办法,在当时客观形势下,占领西蜀符合兵法策略,且离西北开门近,有利于后续战略实施。
    • 预测作用的辩证认识:奇门遁甲是预测方法和思维模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 借东风事件解析: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为例,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相关情节提供了具体时间等条件。通过时家奇门方法测算当时天气状况,发现会出现东南风大起的天气,同时曹操一方不利,符合阳时利客原则,周瑜借助东南风用火攻取得胜利。这说明诸葛亮筑七星坛施法术借东风只是形式,实际是用奇门遁甲预测出东南风天气。由此也能推断草船借箭可能是诸葛亮事先预测出江上有大雾采取的措施。《三国志》等史料与《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情节大体一致,说明罗贯中写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有根据,诸葛亮应该懂奇门遁甲并会在军事行动中运用,只是署名他原著的奇门遁甲书籍可能是后人伪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