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概说 与阴阳学说相关的就是五行理论。五行是古行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对宇宙间事物进行分类,从而确定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具有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思想。五行理论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各具特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宇宙间万物生长与消亡的规律和原因。五行蕴涵着阴阳关系。五行在生命体内的相互依存,表达了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表达了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部规定性;五行的运动和转化,表达了阴阳之间不断发生力量变化的消长关系;五行不能独立存在,同生同灭,表达了阴阳并行不悖的关系。总之,五行所描述的是不能分割的一体关系,而不是五种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 五行的发展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这种五材说在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国语·郑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左传》中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通过上面这些典籍可以看出,此时古人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 在战国晚期,古人在五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特性 五行不只是简单的符号,而是具有其各自的特性。“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木”具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的柔和、仁慈之性。“水”具有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的特性。“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还有驱寒保温之功,锻炼金属之能。“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 五行生克 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五行理论中,就体现在五行的相生和相克规律中。正是因为五行生克规律,才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 相生的含义是支持、合作、相容,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之所以生火,是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火之所以生土,是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之所以生金,是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金之所以生水,是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水之所以生木,是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相克的含义是抑制、排斥、相对,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之所以克土,是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土之所以克水,是因为土能防水。水之克火,是因为火遇水便熄灭。火之所以克金,是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金之所以克木,是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都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相生和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是这种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五行乘侮 五行除了生克外,还有五行相乘与相侮,它们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五行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五行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 五行与四时五方 五行还与时间和方向相对应,五行与时间的对应是:春季为木,夏季为火,秋季为金,冬季为水,四季中的最后一个月均为土。五行与方向的对应是: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五行的状态 五行有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旺”指处于旺盛状态;“相”指处于次旺状态;“休”指休然无事,亦即退休;“囚”指衰落被囚;“死”指被克制而生气全无。五行的状态和四时密切相关的,就是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每个季节各有一行处于旺、相、休、囚、死的状态,五行的状态在同一季节各不相同。 五行周游于四时,故四时之中,木火土金水,无时不有。由于四时变迁,寒、暖、燥、湿的不同,所以五行亦受此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在旺衰起伏周期变化。其规律是:当令的旺,我生的相,生我的休,克我的囚,我克的死。比如用木示例,春天是木当令的季节,所以木旺;火是木生出来的,所以火相;水如同生木的母亲,现在木已长成旺盛之势,母亲便可退居一旁,所以水休;春木旺盛,金已无力克伐,所以靠边站而金囚;土是木所克的,现在木既当令,气势强旺,所以土死。 以上就是五行理论的相关内容,它在奇门遁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确定格局、推断吉凶祸福的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