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是道教神话中的重要神祇,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起源与神格演变 星辰崇拜: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星居于紫微垣内,位置居中且永恒不动,被视为“众星之主”“众神之本”,是尊贵与权力的象征,由此产生了紫微大帝的神格. 太一融合:早期北极紫微大帝具有太一神格,太一被认为是生天地、为万物母的神灵,后与北极星、人间天子同体,成为君权天授等的象征,随着道教兴起,演化为北极紫微大帝的神格. 赐福天官:隋唐以后,道教经书中将紫微大帝称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等,被赋予了天官赐福的神格,在正月十五会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 金轮炽盛光佛:唐朝时期,紫微大帝又多了“金轮炽盛”的佛号,称为“金轮炽盛如来”“金轮炽盛光佛”等,被认为是消灾、招福的本尊,具有避祸解厄的功能,且与诸星及文殊菩萨关系密切,后来还演化为二十四诸天护法神之一. 神职与职责 执掌天经地纬:协助玉皇大帝管理天地间的经纬,掌控日月星辰的运行和四时气候的变化,是一切现象的宗主,地位崇高,统率诸天. 率三界星神:作为万星之主,三界之星宿神仙皆为其属下,如北极四圣、三十三天万千星宿等,还包括上清十一大曜星君、北斗七元、南斗六司等众多星神. 节制鬼神雷霆:能够节制鬼神与雷霆,掌握着五雷神,可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拥有强大的神力,可顷刻摧倾三界群妖魔怪. 管理幽冥诸事:上统诸星,中御万法,下治酆都,是北极驱邪院的主神,演“黑律”“鬼律”,批断鬼神罪犯,辅正驱邪,与民为福,为国御灾. 考制劫运兴衰:参谋广泛,从考制宇宙劫运,到天下国家兴衰,再到三界仙真升降,以及群生的祸福寿夭等,皆在其职责范围内. 形象与象征 帝王装扮:常被描绘为头戴冕旒,身着朝服,长髯飘动,双手执笏的人间帝王形象,如山西永乐宫、河北石家庄毗卢寺的壁画及《紫微朝会图》中的紫微大帝等 . 特殊坐骑与器物:在佛山年画中,紫微大帝袒胸跣足,骑在貔貅上,一手高举八卦,一手持“紫微正照”牌;清末民国初期磁州窑瓷器上的天官神格紫微大帝,头戴如意翅丞相帽,身穿绣龙红袍,怀抱如意,手执“天官赐福”或“福自天来”条幅. 炽盛光佛法相:作为炽盛光佛神格时,面相饱满,结跏趺坐于双轮车、莲花座等上,头顶有华盖,周身光芒闪耀,或披右肩袈裟,袒胸,两手合托法轮,或施说法印等. 相关传说与故事 紫光夫人之子:传说龙汉初劫时,周御国王的妻子紫光夫人于上春日到温玉池边游玩沐浴,池中化生九朵金色莲苞,经七日七夜后化生九子,次子便是紫微大帝,其兄长为天皇大帝,其余七子为贪狼、巨门等北斗七星. 伯邑考封神:在《封神演义》中,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因救父被纣王杀害,后在封神时被封为紫微大帝,他以忠孝过人、德行高尚而获此神职,尽管未参与伐纣之战,但因其根行深厚,被认为有资格担当此等尊贵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