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一般指黄初平,也有部分地区将黄鼠狼称为黄大仙,以下是相关介绍: 黄初平 基本信息:黄初平约公元328年-约386年出生于兰溪,成道于金华,号赤松子,是东晋著名道教领袖,世称“黄大仙”. 传说故事:据东晋葛洪所著的《神仙传·皇初平》记载,黄初平15岁时家使牧羊,被道士带到金华山石室中修炼,40余年不复念家。其兄黄初起苦寻无果,后经道士指点在金华洞内找到他。黄初平大喝一声“羊起”, 山头满地的白石都变成了白羊, 竟有数万头之多,“叱石成羊”的传说流传至今. 主要事迹:民间流传黄初平法力高强、匡世济民。 他曾以“扶贫济困、治病救人、扬善惩恶”为己任,比如惩罚贪心的财主和知府,还曾为百姓祈晴祷雨,在宋代被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 信仰影响:黄大仙信仰远播港澳台,在东南亚流传甚广。奉祀他的赤松宫号称“江南道观之冠”,今金华、兰溪等地有黄大仙祖宫、黄大仙宫,香港和广州等地建有黄大仙祠,香港还有为纪念他设立的黄大仙区. 黄鼠狼 名称由来:黄鼠狼学名黄鼬,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在古时候,人们曾把狐狸、黄鼠狼、刺猬、蛇、鼠供奉为五仙,对应“狐、黄、白、柳、灰”,黄鼠狼排行老二,因此被称为“黄大仙”. 相关传说:民间传说黄鼠狼性情狡黠,神秘无比,其臭腺会释放一种能致幻的臭气,身体弱或者精神比较差的人容易中招,会产生幻觉,以为是被黄鼠狼附身,因此人们对其敬畏有加,甚至会供奉它,认为如果信奉它,就会保佑人,反之则会遭到报复.
|